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113章 (3 / 3)_

        这一仗在当时可以说是直接打开了南越的门户,为北燕吞并南越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屠城之事的发生。

        即便最后做出了屠城之举的北燕是那场战争的战胜国,但这场不义之战依然时常为人所诟病。对当年的北燕统治者来说,吴烈是骁勇善战为国效力的大将,但战争一过,他就变成了大国历史上不得不抹去的污点。

        大燕建国以后太祖皇帝顾念着吴烈的赫赫军功,考虑到不能刚坐稳江山就做卸磨杀驴的事寒了将士们的心,还不曾对吴烈动手。等到太祖皇帝一过世,下一任君主为了让人们逐渐淡忘这件事,巩固统治维护安稳,尽力安抚南越旧民,就逐渐收回了吴烈的兵权,只给了他一个虚职和世袭爵位,吴烈和他的残暴事迹便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同从众人的视野中淡出去了。

        不过当年的那场惨案谁都能淡忘,唯独亲身经历过的人是怎么也忘不了的。吴烈的身后荣华最终还是在两年前中央的那起重大事件中连同整个吴家一起被尤欢拉下了马。

        当年北燕的屠城之举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看来,无疑就是率兵打仗的将领太过残暴不仁,肆意放纵手下士兵的结果。但凡是与吴烈同期任职的其他大将,甚至是曾经与他打过交道的敌方将领都知道吴烈并非凶残之人,他的这一举动相当反常。

        虽说在战时怨气盛行的情况下,这些整日与刀枪血肉打交道的将士比起常人的确更容易受到怨气影响,会变得比平时更为激进残暴。但一个人能做到将领的位置,性格必定十分刚强,不会这么容易受到怨气的影响就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以普通民众对待此事大多都将矛头指向指挥作战的吴烈,但仙门的修士们一清二楚,吴烈只不过是替邪修背下了这口黑锅。

        两人到达屠城地之一的和康城时,见城内人数与繁华程度虽然完全比不上同样等级的城池,但城内一派和谐安乐,的的确确已经完全看不出这里曾经经历过屠城这样的惨事了。

        能恢复到如今这种程度,除了当年封印怨气的仙门所做的努力之外,在朝中掌事的尤欢等人以及驻守此地的宁家也下了不少功夫。

        不过这样祥和的景象自然只是凡人所看到的表象,杜岳华一进城中就察觉到了不少被尘封的怨气,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沾染着当年枉死的无辜百姓的鲜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m.jlwww.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