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1章 (2 / 3)_

        第1章汉水殷

        元廷后末,社稷腐败,权臣干政,致使民不聊生,一时间百姓揭竿义起。时有慈化寺和尚彭莹玉,为淮西明教弥勒宗香坛首领,隐秘反元。

        顺帝元四年正月,恰逢新春佳节,百姓竟都无米下锅。此情此景,实乃官逼民反,彭莹玉推其大弟子周子旺领头起义,一呼之下竟得信徒五千余名响应,可谓民心向背。周子旺率众攻袁州,建大周国,政教合一,群举周子旺为首领,号为“周王”。

        起义者胸、背各写一个“佛”字,以祈求弥勒佛佑之,愿为刀枪不入。蒙元帝臣甚是惊恐,命汝阳王纠合袁州一路及周边官军大举镇压,义军终败,周子旺被擒斩首。彭莹玉携门徒出逃,后成明教五散人之一。

        彼时周子旺全军覆没,唯其副将常遇春奉命护得周王一点血脉,辗转数年流亡至汉水。这日汉江上黑云压水,后有元兵追杀,常遇春受伤不轻,却仍抱了两名落难主公奔至江畔,坐了一艘渡船过江。

        那船夫见他浑身是血,早已骇得两股战战,可又迫于其拿剑威逼,不得不应下掌舵。船到中流,汉水波浪滔滔,小小的渡船摇晃不已,常遇春心中,也是思如浪涛。

        他想:这么些年,鞑子终究不肯放过周王义军任何一人,但凡小主公活得一日,他们势必要赶尽杀绝。此番不知甚么时候便要给追上,只他凭一孤身伤体,如何能护得小主公周全?

        却是可怜了这两个孩子,尚且年幼便将命不久矣,思及此,常遇春也不禁怅然,叹了口长气。

        “常大哥,咱们这次……是不是凶多吉少了?”原来是其中一个小小的主公在问话。那男孩十岁出头,生得白净清秀,倒是个标致的小公子。

        另一个孩童约莫十岁左右,却是个女孩。长年流亡,她衣衫敝旧,眼下情势危急,更是赤着双足,但容颜秀丽,十足是个绝色的美人胚子。此时见常遇春沉吟不语,也凑上来道:“常大哥,你说话呀。”

        常遇春瞧她眸中含泪,面上却无惊惶失措,只是关切,心中更加感怀,抬手抚她头顶,道:“常大哥问你们,倘若一会……咱们给擒住了,晓得该怎么做么?”

        那男孩沉沉道:“士可杀……不可辱。”

        他那小妹盈着泪水,亦哽咽道:“便是一死,也不向鞑子低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