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406章 (2 / 3)_

        “草民醉心农事,早在前些年便在自家院子中钻研农事之道。正逢连年天灾,草民虽力薄微弱,但仍希望能为国家解决一些基层问题,尤其是在农事上。”他这一番话语句句诚恳,却并不似一个新科进土该有的回答,反倒透出一种莫名的朴实。

        成奇略和郁鹏天听到秋南亭竟然钻研农事,两人几乎是下意识地睁大了眼睛,面面相觑,心中不禁产生了几分惊讶与疑惑。

        大家考科举的,那都是天天抱着经书钻研来钻研去的。

        李源却是爽朗大笑,悦道:“朕还从未见过这样的人才,好,好哇,那朕便允了你在翰林院,授与你翰林院编修一职,特许有半数时间可不参与其他书籍编撰,专研农事。你意下如何?”

        秋南亭听到这里,顿时感激万分,心中对皇帝的惧怕再减一层,亲切更甚,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触地:“臣,叩谢陛下,谢陛下恩典。”

        李源看到他如此掷地有声,神情愈发柔和,笑着让他免礼。

        第181章我未摘月,月亮却奔我而来26

        关于秋南亭这份殿试文章,在李源做出最终决断之前,他召集了工部和户部的几位官员前来共同研究,官员们对文章的大半部分表示认可,尤其是工部和户部的人员,几乎对文中的内容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而剩下的小半的一半,则让户部专事粮谷和司农和工部的人倍感惊讶,讶于这文章中对农业的超前见解,偏偏这其中的东西并不激进,极具前瞻性。

        特别是在讨论农业改革时,秋南亭并未急功近利,而是提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方式,提出的方法若得以实施,十年内,整个国家的农业就有可能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令工部与户部官员震惊的是,秋南亭竟然在文中提到了具体的农业预算,并细致地列出了一些需要资金支持的领域。

        户部侍郎看到这些内容时,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向李源保证,这些内容绝不可能是他泄露出去的国库机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