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朱雄英高作奉天殿龙椅上,俯瞰文武百官,道:“朕以为,今年的春耕乃大明新朝第一件事,各府抓紧今年的春耕准备,乃国本,这件事往年都做的很不错,朕封周王橚,担任农学院,院长一职,做好粮种,肥料,乃至农作物之事,这几年功不可没,当奖赏。”
“陛下英明!”
众臣听后点头,他们担心新帝会出现的问题,竟然并没出现,随之都松了口气,但是也不敢放松,新帝做的每件事,他们都在分析,分析这位新帝的喜好乃至脾气是否好拿捏。
朱雄英每说一件事,便要观察众臣脸色,才好继续实施他的政策,随后又道:
“朕提翰林三子,杨士奇,杨荣和解缙为大学士,继续实行文渊阁,另外加封卫将军为定国公,随东海王朱允熥赴东番,教化夷民。”
蓝玉如今也年纪大了,他除了每日在沿海各府帮朱雄英审查官员将士,便是喝茶打拳,日子过得舒适。
随后朱雄英又看向徐辉祖,想了想说道:“魏国公,朕命你,掌成武军的朱雀卫。”
听闻自己带的朱雀卫要交给魏国公徐辉祖,卫子狼有些不解,封了国公怎么就不能掌朱雀卫,只有成武军的白虎和青龙卫了。
徐辉祖道:“是,臣定不负陛下之所托。”
随后,朱雄英看了眼站在下方的方孝孺,这是朱标的得力儒臣,多次主张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希望不再有士绅纳粮,颇有煽动意味。
“方学士,朕知你有文采,有件事需要你去办,不知是否愿意?”朱雄英身子前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