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158.与永乐志同道合 (5 / 6)_

        最有名的是洪武年的陶成道,他已经为了这类事业付出了生命。工匠们也得到很多经验,知道怎样的比例可以产生更大的效果。

        对于火药,并不是威力大就好。

        有的火药威力大,一用就炸膛。

        火器离不开材料,明朝继承了宋元的焦炭冶铁技术,材料的优劣直接决定火器的使用安全,寿命。

        以如今的工艺水平,提炼一块钢也是不容易,因为无法量产,如果集中大量人力,只能做出几把稀有珍贵的火器的话。

        对于大明军队来说,毫无意义。

        对于火器,成渊是想过燧发枪,燧发枪只要工艺进行改进,以自己的拿来主义和工匠努力,努力下,也是能够实现的。

        这个可以写出来,给朱棣,具体研发要靠工匠。

        接着,成渊又提了三段击,这对于大明目前来说,无疑是最容易解决火器每发射一次,装药填弹最佳办法。

        三段击最初原型是,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派义子沐英在讨伐云南时,为了攻击当地的野象部队用过,他们是三个人为一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